Vol 5 远程办公、设计里的完美假象

本期导语:
- 现在的你也许受疫情影响正坐在家里远程办公,你是否思考过这个模式对你的影响以及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模式?来看看即刻里的精彩讨论。
- 这期设计文章将带大家认识一位新晋服饰设计师Rui,她的服装已经被众多明星穿着获得了巨大潮流影响力,以及来了解一下影响着她日本古老美学-侘寂。
😊 这些产品有新的动态:
Twitter正在内测「Safety Mode」,开启后将自动帮助拉黑潜在的恶意用户。
在设计上,是Twitter这周比较重大的更新:除了推出全新的专用字体Chirp,同时带来了包括减少分割线、减少灰色背景、以及改变按钮对比度在内的多项更新。
Notice anything different?
— Twitter Design (@TwitterDesign) August 11, 2021
Today, we released a few changes to the way Twitter looks on the web and on your phone. While it might feel weird at first, these updates make us more accessible, unique, and focused on you and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
Let’s take a deeper look. 🧵 pic.twitter.com/vCUomsgCNA
以图文阅读为主的内容社区Reddit,在上周五更新中,在iOS端推出了新的视频流,入口在首页搜索框右侧,点击后进入类似TikTok的全屏视频,但保留了代表性的upvote/downvote交互。目前内容源包含用户订阅和可能改兴趣的channel,具体算法暂无公布。
🎵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推出了全新的歌曲分享方式:「音乐罐子」。支持将用户自制的图文、音频、视频等各类型内容添加到歌曲播放页,和歌曲一起分享给好友。收到分享的好友。播放到定点位置将会收到罐子惊喜。
📦1Password
时隔三年,1Password for macOS迎来了大版本更新,8.0中除了功能更新,最大的变化就是整体视觉和交互的变化,目前正在内测,可以通过以下链接参与内测,参与前注意做好数据备份。

💻Zoom
Zoom在上周的更新中,推出了针对校园人群的Focus Mode,解决上课分心的问题。开启后,学生之间互不可见,仅可见老师,以此避免摄像头开启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分心,营造一个类1v1的学习氛围。
📖What's more
Things 3在3.14版本中,对任务描述增加了Markdown的语法支持;
Parallels 17正式支持Windows 11,你现在可以在Mac上运行啦!
美团推出外卖社交:「饭小圈」,目前处于内测阶段,只能通过微信好友分享或通讯录分享,邀请开通该功能。
🤔一点思考:远程办公是否适合所有人?
在新冠疫情之前,远程办公对全世界绝大部分人而言,都属于比较陌生的事情。在国外(美国为例),很多公司依然保持着远程办公的状态。且FB、Google在考虑允许员工长期在家办公,但会降低远程员工的薪酬。
即刻公司从本月起,开始每月1天的时间远程办公尝试,视情况逐步增加或停止。而携程则从8月9日开始,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混合办公试验」,选取部分员工作为试验组,每周三和周五在家办公。这是携程第3次的远程办公试验。
未来疫情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企业持续穿插远程办公的可能性依旧保留,这里分享一篇来自即刻同事@0neSe7en的分享,在疫情前,他在北京有过一年和即刻上海团队的远程办公经历,谈谈长期远程办公的感受。
“
我经历过一年远程工作,是十分支持远程工作的。
很多抱怨远程的人,是由于疫情被迫远程。远程工作需要从工作方式、沟通方式、公司文化,自上而下改变,没有远程文化的公司突然全体长期WFH(Work From Home),必然会出现大量问题。
首先沟通方式需要从想到什么就口头沟通,改为遇到问题通过IM沟通,并要有对方半小时不回复的预期,90%的事情都不需要秒回,也没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即时反馈。落到文本上就可以被检索,可以避免一遍遍口头问其他人,打断对方的专注时间。口头沟通看似能立即得到答案,但长期是显著降低效率。
长篇讨论可以听听 「在 GitHub 工作就是一個加入『邪教』的歷程」这期播客,Github早期所有讨论都在Issue里进行。
如果通过Issue、IM、文档长篇讨论,会迫使大家仔细思考、整理思路、最终落到文本。自然的沉淀了大量文档,有新人入职或者其他人想了解某件事情的原由,都可以方便的检索。
因为远程,即时会议会减少。习惯于大量口头沟通,大量会议的人,转为远程办公就会非常不适应。
另外是情感需求,担心没有存在感、感觉被孤立,担心工作无法被看见。
《重来2: 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中提到:
远程员工的一个忧虑就是担心自己会被他人忽略。“如果大家都见不到我,我说话还有人听吗?”“如果我不露面,大家还知道我是谁吗?”这个担忧很容易理解,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第一个就是吵吵闹闹,弄出点儿动静来;第二个就是在工作中取得进展,交出漂亮的作品。
我个人的感受是,如果公司大多数人都远程,有远程的文化,则情感需求是容易满足的。如果只有一个人远程,则很容易有上述问题。即使集体工作,也一样会存在被孤立等情感问题。跨时区企业会更容易接受远程工作。
Work from Home &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Personnel & Analytics Data on ITProfessionals这篇论文提到远程后,总产出不变,工作时间变长,生产力下降。我认为就是没有远程文化的公司,突然全体WFH带来的。
至于远程工作的好处就非常多了
- 因为沟通方式的改变,文档会自然沉淀,效率提高
- 每个人自行选择工作地点,不需要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取舍,个人幸福感会提升。定期所有人聚在一起,会有更多新鲜感
- 对于非一线城市公司,远程更容易招到合适的人
- 对于开发等职位,更容易有整段的专注时间,也可以自由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来认识一位设计师Rui Zhou
前言:设计者要警惕“完美表象陷阱”,作品华丽本质却是空壳,徒有外表却毫无感染力。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审美和个人风格是一个长期的沉淀过程,代表的是设计者的精神世界。而在服装设计里更是如此,当我初次看见Rui Zhou设计的衣服时,从一开始的“惊讶”变成“赞叹”再到最后我忍不住上网搜索她的信息,便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你是否有想过布料与身体之间能存在许多未知却美妙的公式?是否意识到每次穿衣都是我们在与身体进行微妙交互?
时尚是一门动态的艺术,是身体与衣服的交互。服装时尚中,并没有很多设计师能超越固有标准,挑战现有趋势。但这位纽约的中国设计师Rui Zhou(以下简称Rui)探索出来的独特设计风格,打破了现有的典型服装轮廓,重新定义了日常服饰,例如她设计的紧身衣,背心和长袜。
2019年,Rui创立了她的个人同名品牌“Rui”,品牌所传达的“柔软”“合体”的独特设计吸引了市场的目光,相继获得了名人和流行歌手的青睐。你也许会在泫雅,Lisa,Dua Lipa还有欧阳娜娜的社交照片上看见过Rui的连体服、手套、袜子:


不得不说我在泫雅的新歌舞台《I am not cool》上看见这套黑色破洞连体服时,真的很难将眼光从这件衣服上移开。初印象是:“这衣服怎么是破的,太野性了吧”。再看会感叹于衣服拥有的“生命力”,从未如此动态,配合泫雅灵巧性感的身姿,这件衣服仿佛也拥有了精神。
这就是Rui为衣服和人体创造的独特公式,又像柔和的波浪,又有尖锐的触角,精巧的珍珠衔接起“摇摇欲坠”的纤细布料,你能同时在她的衣服上感受到精致的不完美,感受到脆弱与力量的共存。这位来自湖南的华裔设计师Rui的作品就这样从时尚圈中脱颖而出。
“身体改变着‘第二层皮肤’的形状,我的设计被我的情绪驱动着,同时我的灵感来源于我家庭里的三位女性。与她们的亲密关系影响了我对于女性经历的看法以及我的整个人生。”
Rui Zhou,via CFD
从母亲与姐姐身上,Rui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之美,以及当中的脆弱与不完美。这份独特的女性情谊成为了创作基础。每件衣服都是手工编织的,她以创新的轮廓曲线为女性打造出“第二层皮肤”。此外,她使用珍珠元素作为母亲的隐喻,象征繁殖和自然的力量。

一段MetalMagzine与Rui的采访
Q:听说你为了不限制创意发挥所以很少给作品打草稿,那样的话你的创意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你是如何把脑中的创意和概念转换成我们最后所看见的成衣?
A:我个人更喜欢在人体模型上寻找灵感,新的想法和衣服轮廓会自然地在脑海里迸发。而且这样我可以更好地与裁缝们(pattern makers & dressmakers)沟通如何去实现它们。

Q:你通过研究针织紧身衣,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人体与服装之间的交互,特别是在皮肤和布料之间空隙的探索。你的原创设计总是让大家惊叹,也树立了自己品牌的特有标识。那么这些特别的形状和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A:这个可以追溯到我在帕森斯做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发现针织品的可塑性与我想传达的概念非常契合。针织品非常轻柔,精巧但能在皮肤上表达出强劲的力量和张力。

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物都更能表达精神,因为太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将注意力转向形式本身而忽视内部的真实。
via 铃木大拙
作为川久保玲的小粉丝,Rui Zhou深受日本的古老美学——侘寂(わびさび)的影响。(侘寂最初其实是由佛教思想演变的)
侘寂美学是日本传统美学中最显著的特点。它在日本的审美价值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希腊对于美和完善的理想在西方的地位。如果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内心带来宁静的忧郁和精神向往的感觉,那么它可以说是侘寂。侘寂接受生活是复杂的,但崇尚简单。
它承认三个简单的事实:没有什么能长存,没有什么是完成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接受这三样事实,就能接受满足是一种成熟的快乐。
via Wiki
在美学的层面,意味着着重重新欣赏自然和生活中的细节,也被称为“物质的禅”。以Takao Minamidate为武藏野美术大学创作的海报系列为例。设计的主要概念是展现颜色本身的美。椭圆状的色块在边缘处呈现渐变的效果,呈现出一种纯净而静谧的色彩之美。

日本人并未想用精确的语言去定义「侘寂」,但此美学早已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的骨髓之中。如今随着一些著名品牌(苹果、无印良品)的传播,这一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到更多的人。
值得一提,MUJI创始于1980年代初期,日本的设计主流是以视觉强化品牌标识,借助有效的装饰来加强品牌差异,但当时时任西友株式会社总裁却觉得市场过于色彩喧嚣,于是提出了“反品牌”的想法,这才有了之后的MUJI。
由于资讯的供应已经超量了,达到了我们已无法确知的程度,知识不再作为一种激发思考的媒介起作用,而淤积的资讯就像没有发芽的种子,被降到一种模糊的状态,说不清它们是死了还是活着。
via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原研哉
尽管颜色是活力鲜艳的,款式在大多人看来是性感暴露的,Rui的服装里也充满着这种与完美对抗的禅意的美。而对于我们大众来说,面对着现代资讯社会通过完美算法呈现出的一个个梦幻假象,分得清假象和真实在这个时代从未如此重要。
感谢你的阅读。